羅曼史作為頓悟第三版

三版後記

我曾經幼稚以為每一種生存處境都有一首詩對應,不是的,怎麼可能?

在才藝比賽的地點
他被管弦樂團的思維
自我抹滅到剩下
鋼琴的內臟

鋼琴的內臟,一首詩的內部嗎?

一定要很絕望才能穿這件衣服寫這些詩

我知道你是為了愛
你在那裏有貴賓席
隨你而行的宴席
你的皮膚導電
你的涙裏帶鹽

但是但是拜託大家不要再用泛親屬稱謂了
顯得我們大家一點才氣都沒有啊尤其是你
在頭上理了一個麥田圈也沒用

總不能稱那些讀不懂的人是因為性經驗不夠

真的無法相信我已經寫了十本詩集了
還沒有找到適合的髪型

那些我們與新買的電視機合照與冰箱合照的年代
與新買的沙發合照
深入解析動機式音樂的年代
注定令人心碎
你花一個下午深入貧民窟旅遊
另一個下午在富豪區
我知道你是為了藝術
你在那裏有特別席
你的皮膚導電
你的涙裏帶鹽
我們也和水泥恐龍合照
也和游泳池合照

很難跟它合照
我還是很想致意掃地機器人:
我很想向目不識丁的你告白我辭不達意的人生

脊椎之軸

2020年2月20日出版
112頁 13x21cm 鑄字 檢字 打凸 線裝
請關注預購消息:詩生活-詩人雜貨店

廣告詞

廣告詞很難寫,今天運氣好,就寫了這些:

這些詩是從一個箭頭開始的,2009年春天,好逸惡勞的女詩人整好一個背包,踏上了一千六百公里的徒步之旅,她跟著箭頭走,有時候跟著貝殼,花了五個月,走到箭頭消失的地方,中世紀被稱為「世界盡頭」的大西洋岸。她遵從一個古老的毀滅與重生的儀式,燒掉了衣物和鞋,以及厚厚一疊大小不一的紙張,上面是沿路隨手寫下的橫七豎八幾百個句子。

必須說:呃紙張一燒完她就後悔了,當天晚上她開始默寫燒掉的句子,這個過程花了十年,找回十之六七,句子與句子互相編織,又生出另些句子,匯集成一本詩集,三十三首詩。

詩集一如既往,顯示她是個形式狂熱者,天真的符號數字驅魔者。垂直的脊椎,平行的箭頭,生之強大驅力,死之莫名意志,一豎一橫,在地表移動,當淺薄的腳印早已消失回歸洪荒,詩集戮力以鑄字打凸的方式,去掉油墨,重現當年荒野躑躅的痕跡,這過程極端繁複,歷經無數工序,報廢四五百本,薄薄112頁在手上端詳,恍若無物。

後記兩千字暫且敷以油墨,因為必須翻譯不易閱讀的打凸文本,待閱讀完畢,讀者願意接受作者的建議,撕開紙張邊緣的虛線,一本完全沒有油墨只有痕跡的詩集就完成了。

後記沒有那麼重要,那詩呢?詩稍微重要,它們會晚點消失,當空氣中的微塵與水分滲入紙張,摧毀打凸的張力,字將逐漸攤平,默默消失,逐日逐分逐秒,我猜,十幾年後吧,你會得到一本幾近空白的詩集。

作者希望讀者不要複製詩句頁面隨意張貼,第一是尊重勞動成果,第二是尊重其他讀者閱讀的樂趣。

羅曼史作為頓悟再版

《羅曼史作為頓悟》2019年七月出版,十二月再版,我修訂文本疏漏不足二十餘處,已經無法以舊版重刷,只能製作新版,故曰再版而不是二刷。
譬如‹致抽象先生›那首其中一句「有人比我更睏更悲傷/他無法分辨舞從舞者」指的當然是葉慈詩‹在學童之間›,我怎麼可以忘記年輕時讀得心醉神迷的最後兩行!當然也順便改正「舞和舞者」為「舞從舞者」,一字之差,造成暈眩的旋轉點移動了,這怎麼可以。
其他修訂處相對不重要但還是得修,為了作者自己改完心曠神怡,讀者未必察覺,應該也無關緊要。

羅曼史作為頓悟

羅曼史作為頓悟
收2016年“第一人稱”後詩作十九首。 156頁 , 32開本, 11cmx19cm,一百磅單光牛皮印刷,線裝。
2019年七月出版

詩集“第一人稱”出版

第一人稱封面

新書發表會:
2016年7月20日晚
台原偶戲團演出<互相觀看導致陌生>

购票
沐浴

瑜伽

親吻

第一人稱影像展暨裝置作品<慢速奔馳>
2016年7月21日-8月7日
Woolloomooloo Xhibit(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4段385號5樓)

第一人稱DM